【日經BP社報道】為了研究中外液晶電視品牌的“單機效率”,GfK中國推出了液晶電視品牌“單機效率”指數(“單機效率”指一個品牌平均每個機型的占有率)。并詳細監測分析了在整體市場、細分市場主要液晶電視品牌Top 1機型、Top 3機型的“單機效率”。 參 與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競爭的企業,一般都知道自己和對手的市場占有率是多少。但卻未必知道自己和對手的“單機效率”有多高。例如,總體來說,國內品牌的第一 機型(即,該品牌賣得最好的機型)銷額占有率有多大?國外品牌的第一機型銷額占有率有多大?國內品牌在32、40/42、46/47、52英寸液晶電視市 場上,哪個細分市場“單機效率”高等。
監測研究表明,2007年,以海信Top 1機型為100,國外液晶電視品牌Top 1機型銷額效率指數為240(綜合32、40/42、46/47、52英寸市場),而其它國內品牌的銷額效率指數為110,這意味著國外液晶電視品牌的” 單機效率”是國內品牌的2倍以上。
再看40/4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,2007年,國外液晶電視品牌Top 1單機效率銷額指數為341,而其它國內品牌為117。說明在這一市場上,國外品牌的單機效率是國內品牌的3倍。其中,三星的Top 1機型為LA40R81B,銷額占有率為4.6%。而國內品牌第一機型的占有率為1%上下。也就是說,三星的“單機效率”大約是國內品牌4倍多。
據GfK中國估算,2007年,40/42英寸液晶電視在中國市場上銷售了240億元,這意味著國內品牌的Top 1機型平均每個機型銷售額為2億多元,而三星就可能接近10億元?!皢螜C效率”差距反映的是數億元的人民幣差距??梢?,提高“單機效率”的重要性有多大了。
我們給出的是國內外液晶電視品牌平均的“單機效率”,實際上,有的國內品牌的“單機效率”大大低于國內平均水平,有的品牌大大高于國內平均水平。以 40/42英寸液晶電視市場為例,創維的Top 1單機銷額效率指數為197(以海信Top 1機型為100),雖然還是低于三星的“單機效率”(三星的Top 1機型銷額指數為343),但大大高于其它國內液晶電視品牌的單機效率。
分析國外液晶電視品牌的壓力,大家抱怨最多的是它們加入了中國市場上的價格競爭,即國外品牌靠低價格贏得了中國液晶電視市場。不容否認,低價競爭、品牌優勢、技術領先、面板資源等確實是國外液晶電視品牌的優勢,但它們的“單機效率”較高是其更大的威脅。
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,我們需要冷靜的思考如何提高“單機效率”,這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戰略課題。
首先,要建立完整、系統、深入的主要品牌單機效率監測體系,定期分析自身品牌、對手品牌的單機效率,及其動態。
其次,要找到單機效率較高的標竿品牌(國內、國外品牌),深入分析它們“高效”的動因。
然后,要制定提高自身單機效率的戰略方向和戰略目標,以及行動措施,把提高單機效率落到實處。
這是一個循環的戰略過程,通過發現問題、尋找標竿、行動改進,把提高“單機效率”納入到企業研發、生產、營銷戰略規劃體系中,才能真正在市場上站穩腳跟。(特約撰稿人 葉平)
|